Mosques List in Xundian County, Kunming

Overview on the Mosques in Xundian(寻甸)

There are 82 mosques in Xundian Hui and Yi Autonomous County. By the end of 2007, the population of the Hui ethnic group reached more than 63.000, most of which were distributed in 12 villages and towns included Rende(仁德), Tangzi(塘子), Yangjie(羊街), Hekou(河口), Gongshan(功山), Jinsuo(金所), Xianfeng(先锋), Kedu(柯渡), Fengyi(凤仪), Jinyuan(金源), Diansha(甸沙) and Qixing(七星). The most concentrated villages with Hui people are Tianqiaodi(甜荞地), Sanyuanzhuang(三元庄), Huangtupo(黄土坡), Nalang(纳郎), Zhongqiao(中桥), Luchong(鲁冲), Tangzi(塘子), Huihuicun(回辉村), Dangui(丹桂), Xincun(新村), Houjie(猴街), Xishancun(西山村), Jishuicun(积水村) as well as some ethnically mixed villages amounted to 164. The earliest mosques have a history of more than 700 years.

ⅠArchitectural Style

The mosque is a symbol of the Hui village. It is a holy place where the Muslims do worshiping, chanting and other religious activities. It is also called the Temple of Prayer. The Arabic language is “Masjid” meaning “a place of worshiping Allah”.

The existing 82 mosques were buil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also over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angui Mosque(丹桂寺)and Huihui Mosque(回辉寺)in Kedu, Sanyuanzhuang Mosque(三元庄寺) and Tianqiaodi Mosque(甜荞地寺)in Yangjie, Pulu Mosque(普鲁寺)in Xianfeng, Hongguoying Mosque(红果营寺)in Gongshan, Tangzida Mosque(塘子大寺)and Yilong Mosque(易隆寺)in Tangzi, Luchongda Mosque(鲁冲大寺)in Hekou, Beiying Mosque(北营清真大寺)in Rende and Zhonggucheng Mosque(中古城清真寺)are some famous mosques 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mosque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The layout of the prayer hall in ancient mosques is similar to that of imperial palaces. The minaret is mostly pavilion-style attic made up of several floors. However , the modern mosques are mostly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tyle of architecture with Arab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reen domes, spire topped with the crescent moon and star. The doors and windows of many ancient mosques still have beautiful carvings on the pavilions. Most of them are vivid landscape paintings of the kingdom of birds, reflec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ultures of Han and Hui people.

清真寺建筑群主要由几部分组成:一是大殿,也叫朝真殿。在里面不谈论世俗之事,更不得嬉戏娱乐。必须身净、衣净(洗过大、小净,再更换干净的衣服)的人才能到里面礼拜、诵经、宣讲教义等。多为平地铺展的宫殿式建筑,座西向东,大殿后墙正中有一凹壁(高2米余,宽约1米,深约30公分,似一道关闭的圆顶门),上面镶有阿拉伯语的《古兰经》节文的木雕。凹壁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朝向麦加圣地“卡尔白天房”礼拜的标记。二是生活区,包括阿訇住房、厨房、水房及沐浴室等。一般设在侧面,或大殿与耳房组合摆布的空隙处。三是教学区,南北两侧耳房多数建成教室、学生宿舍、办公室为一体的综合楼。四是叫拜楼(宣礼楼、望月楼),其用途有三:望月(计算历法、确定封斋、开斋的时间),鸣钟报时、宣礼(呼唤人们来礼拜)。所以要建成高楼,多为层层叠叠的亭台式楼阁,也有高耸云端的尖塔。位置一般建在大殿正对面,即东面。为了综合利用,下面多建成南北伸开的两三层楼房,正中下面为通道,上面起一塔楼高数十米。这样的叫拜楼除望月、鸣钟、叫拜外,还可以利用下面进行商贸经营或者开展其他服务活动。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清真寺基本形成了穆斯林群众宗教生活、文化教育、经济活动的中心,是服务穆斯林,凝聚穆斯林的神圣场所。

二、发展历程

寻甸回族在700多年的历史中,清真寺建设有过辉煌的历程,也曾饱经风霜,历尽磨难。在元、明两朝是最好的发展时期,相传明末寻甸有清真寺48所,据《嘉靖寻甸府志》记载:当时城内就有两所清真寺,到清朝前期,将近两百年的时间又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到清朝的后期,时逢“咸同之乱”,不仅回民遭受灭族之灾,生还者不到十分之一,而且清真寺也无幸免于难,竟被全部焚毁。30多年后,到光绪后期到民国初年才得到逐步重建。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使各族人民都得到了共同繁荣发展进步,清真寺又恢复到63所(包括嵩明大营寺等划出外县的在内)。不幸的是受1958年反右扩大化,以及“文革”期间的十年浩劫,“四人帮”一伙推行极左路线,在云南采用武装镇压和行政手段消灭宗教,致使全县的清真寺又被关闭,或改为他用,甚至拆毁。宗教活动变成了地下活动。改革开放的30年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真正得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宗教信仰受到政府的保护和尊重,不仅清真寺得到了全部开放、重建,而且根据发展的需要,新建了20多所。

三、寻甸清真寺分布一览表

序号

所在乡、镇

场所名称

详细地址

始建年代

1

鲁冲清真寺

鲁冲村委会鲁冲村

元代

2

长房子清真寺

鲁冲村委会长房子村

新建

3

小龙潭清真寺

鲁冲村委会小龙潭村

新建

4

浪泥坪清真寺

化桃箐村委会浪泥坪

明代

5

新坪清真寺

化桃箐村委会新坪村

新建

6

甸岗清真寺

金源村委会甸岗村

明代

7

安丰清真寺

安丰村委会安丰村

明代

8

根恩清真寺

安丰村委会根恩村

新建

9

石窝铺清真寺

沧溪村委会石窝铺村

清代

10

甸沙

洒井清真寺

甸沙村委会洒井村

明代

11

甸头清真寺

甸头村委会甸头小村

清代

12

菜地清真寺

菜地村村委会小新村

明代

13

红果营清真寺

三保村委会红果营村

元代

14

大水塘清真寺

三保村委会大水塘村

明代

15

丫口塘清真寺

三保村委会丫口塘村

明代

16

甸头清真寺

丹桂村委会甸头村

明代

17

凤鸣清真寺

丹桂村委会甸头村

明代

18

丹桂清真寺

丹桂村委会丹桂村

明代

19

柯渡街清真寺

柯渡村委会柯渡街

明代

20

回辉村清真寺

柯渡村委会回辉村

明代

21

凹椅子清真寺

新村村委会凹椅子村

明代

22

庵上清真寺

新村村委会庵上村

明代

23

虎街清真寺

新村村委会虎街子村

清代

24

新村清真寺

新村村委会新村

明代

25

磨腮清真寺

磨腮村委会磨腮村

明代

26

马庄清真寺

磨腮村委会马庄村镇

明代

27

落塘清真寺

新沙村委会落塘村

明代

28

古城清真寺

新庄村委会古城村

明代

29

大村清真寺

新庄村委会大村

新建

30

下村清真寺

新村村委下村

新建

31

背水箐清真寺

磨腮村委会背水箐村

新建

32

中村清真寺

新庄村委会中村

明代

33

石洞门清真寺

普鲁村委会石洞门村

新建

34

鲁支本清真寺

窑上村委会鲁支本村

清代

35

姚家村清真寺

鲁土村委会姚家村

清代

36

墩子清真寺

富鲁村委会墩子村

清代

37

松树地清真寺

富鲁村委会松树地村

清代

38

富尔阁清真寺

富鲁村委会富尔阁村

明代

39

且卖姑清真寺

普鲁村委会且卖姑村

明代

40

普鲁清真寺

普鲁村委会普鲁村

明代

41

石头地清真寺

普鲁村委会石头地村

新建

42

赵回上村清真寺

江外村委会赵回上村

明代

43

赵回下村清真寺

腊味村委会赵回下村

明代

44

袜笼清真寺

江格村委会袜笼村

清代

45

江格清真寺

江格村委会江格村

清代

46

北营清真寺

学府村委会北营街

明代

47

玉屏清真寺

南钟村委会玉屏村

明代

48

海子屯清真寺

建设村委会海子屯村

新建

49

新发村清真寺

北观村委会新发村

清代

50

新村清真寺

和平村委会新村

明代

51

白家村清真寺

和平村委会白家村

明代

52

中古城清真寺

中桥村委会中古城村

明代

53

下古城清真寺

中桥村委会下古城村

明代

54

蛤蟆塘清真寺

中桥村委会蛤蟆塘村

明代

55

三眼井清真寺

北观村委会三眼井村

新建

56

雨布村清真寺

中桥村委会雨布村

明代

57

塘子清真寺

塘子村委会塘子村

明代

58

石头嘴清真寺

塘子村委会石头嘴村

明代

59

小华坡清真寺

塘子村委会小华坡村

新建

60

小横山清真寺

塘子村委会小横山村

清代

61

西山村清真寺

塘子村委会西山村

新建

62

聂鼠笼清真寺

云集村委会聂鼠笼村

新建

63

易隆清真寺

易隆村委会易隆村

明代

64

栽开清真寺

泽铁村委会栽开村

明代

65

白家哨清真寺

天生桥村委会白家哨村

明代

66

马嘎清真寺

新田村委会马嘎村

新建

67

黄土坡清真寺

羊街镇黄土坡村

明代

68

三元庄清真寺

羊街镇三元庄村

明代

69

新街清真寺

羊街镇新街村

新建

70

纳郎清真寺

羊街镇纳郎村

明代

71

花箐哨清真寺

清水沟村委会花箐哨村

新建

72

羊街清真寺

羊街镇村委会羊街村

新建

73

甜荞地清真寺

甜荞地村委会甜荞地村

明代

74

昔卡里清真寺

集城村委会昔卡里村

新建

75

小书米丹清真寺

集城村委会小书米丹村

明代

76

西山村清真寺

集城村委会西山村

明代

77

落锁清真寺

积水村委会落锁村

明代

78

积水塘清真寺

积水村委会积水塘村

新建

79

的哩卡清真寺

积水村委会的哩卡村

新建

80

集宝清真寺

发来古村委会集宝古村

明代

81

大双岭清真寺

牛街村委大双岭村

新建

82

白燕找清真寺

积水村委会北燕找村

新建

经堂教育

清真寺办学校始于明代,有一寺独办或几寺合办的,沿袭至今。学校中阿文兼授,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如仁德镇北营大寺曾办过大学和中阿完小。

小学,有早读、夜读等形式的短期班,课程有:熟读《赫听》(古兰经选章)、《杂学》、《天方分信篇》,学会阿文字母发音、拼音、念法。

中学:要求学生背熟《黑窝衣》(字法要决),掌握动词变化规律,熟读全部《古兰经》、《圣训珠玑》、《穆希摸台》(教款捷要)、《尔穆德》(清真玉柱)等重要的教律、教义。

在这阶段要学会《满俩伊》(文法体系)、《哲俩来尼》(古兰经注解)、《伟尕叶》(教法经注)、《尔戈伊德》(教义学大纲)、《摆雅尼》(修辞学)这五大本,就可以穿衣毕业,方能称为阿訇,可担任教长。

小学虽是业余教育,又是穆斯林男女自幼必学的基础课。

中学和大学是培养阿訇的全日制教育。学生除本地有志为阿訇的回族子女外,也有来自省外各地的回族青年。经费由清真寺筹集,学生生活费则由“海旺德”(辅学的人)分担,有一家负责一人,也有数家合供一人。

寻甸最兴盛的经堂教育要算民国14年(1925年),由寻甸回教俱进会会长张连方、马崇志伊玛目等人创办的——怀圣中阿学校。聘请知名阿訇马维海(1895-1983)任教长,张连方担任校长,并兼授汉语课。办学经费由清真寺公田项下支付,同时有“海旺德”自愿资助,学生免费就学,是当时全滇唯一的一所伊斯兰大学,比昆明明德中学早4年。因此云南三迤及贵州安顺、威宁等地的有志青年纷纷负籍而来,多达80余人,分三个年级三个班,巩固发展共15年之久。

史迹拾遗

1940年马维海阿訇回宣威老家探亲,后被昭通聘走,1942年张连方校长归真。怀圣学校改为——怀圣中阿完小。保占兴、铁世勋相继任校长,锁明道、马志平,昭通马致中(1908-1989)阿訇先后任教长,张小楼、保佑福等任中文老师,还有几位汉族老师兼任过有关课程。课程以普及普通完小课程为主,附设阿文课。分初小、高小两班,学生60余人,其中有三名汉族学生免费就读。到1950年为止先后培养学生300余名,这些学生中有阿訇、教师、也有党政干部。

马致中阿訇执教期间,将多年教学经验整编为《中阿对照讲义》上、下两册共60余课,张小楼老师曾题写序言迄今留存,现已由县伊协编印出版。

1985年以来,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在有条件的清真寺又恢复了部分中阿学校,招收一些受过国家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入学,普及民族文化,培养宗教管理人才。首先开办的有柯渡回辉村清真寺,河口鲁冲和仁德镇北营清真寺的怀圣中阿学校,每校学生不过二、三十人,是属于民间办学形式的一种补充教育。

1991年11月,为恢复中阿学校,培养伊斯兰教接班人,县伊协报经县政府批准,开办了柯渡镇中阿学校,校址在回辉村清真寺,当时由15寺集资联办,又于1995年12月县政府下文正式恢复寻甸怀圣中阿学校,校址:男校在北营清真寺,女校在中古城清真寺。几年来毕业了6届学生约200多人,有继续到昆明经学院或外地深造的,有到市、县伊协工作,有被清真寺聘为教长的,多数还是从事各种经营活动。

鉴于各地群众的实际情况,有些清真寺量力而行的开办短训班,扫盲班。如凤仪乡的小书米丹寺;先锋乡的松树地寺;羊街的三元庄寺;金所乡的百家哨清真寺;仁德镇的百家村清真寺、海子屯清真寺;七星乡的上、下赵回村清真寺以及塘子、鲁冲等清真寺都办过初级班,老年念经班,学生假期培训班,普及经典知识,提高信仰素质。金所乡的百家哨清真寺从2000年至今一直坚持开办幼儿班,进行学前教育,同时使家长安心去田间工作。

20多年来寻甸清真寺的经堂教育在恢复中发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招不到优秀学生,一般招来的学生都是国家正规教育未能升学的闲散待业青年,所以难以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阿訇。二是经费不足,难以解决老师的工资待遇,所以影响师资队伍的稳定。

The Location of Mosques in Xundian County, Ku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