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h Blossom (Taohua) Festival of Nu Ethnic Minority

Chinese Name:怒族桃花节
English Name:  Peach Blossom (Taohua) Festival of Nu Ethnic Minority

丙中洛位于贡山县城以北44公里处,处于三江并流的腹地,丙中洛坝子是怒江峡谷西岸一个面积较大的台地。总面积为12000多亩,被称之为贡山县的小粮仓。坝区四面环山,农田广布,村落毗连,错落有序。坝区的春季是花的世界,桃花、梨花、杜鹃花等奇花异草齐盛开,把整个坝区装扮得美丽鲜艳,夏日更披上了绿茵茵的衣裳,秋天是丰收的金黄色,冬季则白雪皑皑。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的田园风光。

这里四面皆为青山环抱,十座高峰被奉为神山。东边是横自怒江峡谷的碧罗雪山,北边是雄伟的石门关峡谷,两边是纵贯怒江峡谷的高黎贡山和著名的卡瓦卡布神山,南边是贡当神山,形成雪山为城,江河为池的奇特自然景观。因此有人认为这里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怒江上的桃花源。

丙中洛还是一个多元宗教、多种民族文化和谐共存和东西方宗教交融互生的文化生态园,在东面的同一道山梁上依次座落着普化寺、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这里世代生息着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信奉有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原始宗教等多种宗教信仰,长期以来多种宗教在这里并存共处,相融共生,把人与神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被称为是人神共居的净土。

节日庆典是一个民族或地区自我特点与文化的集中体现,比如说节庆上的歌舞、游戏、比赛、食品等等都是该民族或地区文化的结晶与积淀。

从一个旅游者的角度来看,到一个地方旅游的目的之一就是体验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异的美

贡山的民族风情浓郁独特,多姿多彩。独龙族卡雀哇节上的剽牛祭天,刻木结绳作请柬;怒族的仙女节上的接圣水;怒族桃花节上的驱鬼祭谷神求平安,结彩绳绕村庄示吉祥等仪式充满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傈僳族的手抓饭、同心酒;怒族的夏啦、石板粑粑、漆油鸡让人垂涎欲滴;独龙族过藤网桥;傈僳族过溜索等等一切的生活形态都充满了野性而又浓郁的民族风韵,无不使人留恋忘返。

在此要介绍的是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非常有意思古老的怒族桃花节。

 

就在丙中洛观景台石碑的悬崖壁向下看,也有一个类似怒江第一湾的弯道,被称为怒江第二湾。横架在江上的吊桥连接着两岸。在怒江第二湾的台地上的扎那桶村,房前屋后遍地都是桃树,每到春天,粉红色的桃花似彩霞映红了小岛,加之居住在小岛的怒族群众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还保留着古老的桃花节民俗,人们就把扎那桶村称为桃花岛。

届时身着民族盛装的各少数民族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汇集到扎那桶村,参与隆重的庆祝仪式,一般先由贡山县艺术团和扎那桶村文艺队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然后扎那桶村村民举行了传统的念经祭神、结彩绳绕村庄以示吉祥、藏传佛事活动、驱鬼祭天保平安、跳锅庄舞、体育竞技等活动。

据当地老人讲桃花节,主要是祭祀怒族先祖白玛。他们一般用炒面做一个白玛塑像,用鲜艳的桃花装饰,祭祀后扛到当年白玛跳江的地方投入江中。相传怒族只信原始宗教,藏传佛教传入这里后,受他们的极力反抗,怒族先祖白玛曾多次组织人员普化寺喇嘛进行争斗,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那年二月初十,白玛再次组织人员到普化寺,被喇嘛用芋头打伤,白玛气愤不已,在村子北面跳入怒江,后人为了纪念她,每年的二月初十,都举行仪式祭祀她,时间长了后来就演变成如今的桃花节

过节时大家围在在村中空地上,在一处房檐下,放着事先用青稞面塑好的桃花神,老人们诵经吹号,一个中年人站在神像前主持,口中念念有词,每隔一段,会大喊一声,然后把手中的青稞洒上屋顶,如是半个小时后,所有人排队将自己的一样贴身之物,放进供奉神像的木盘中,然后用头触木盘。老乡常用的是头发和烟,或是零钱,所有的人行完礼后,四个男人抬着神像,向村口走出村。 出村后队伍走的并不远,走到小学校背后一块大石上,随着一阵祝词颂毕,几人便将神像掷于石下,然后放了通鞭炮,结束了所有仪式。

    据扎那桶的老人讲,这里以前这里是母系制,妇女地位比较高的,当然现在家里是父亲为中心,就像房子中间的支柱(中柱)。但妇女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比较特殊的是桃花节也是一种古老的生殖崇拜仪式,而且一年为男性,一年为女性,轮流进行。

一般在过桃花节的那天,村里最有威望的老人在桃树上挂上织布用的工具(即妇女生产做家务时所用的东西)今年就以妇女为中即称为女人节;而挂上男人们所用的砍刀、弩弓等之类的东西就是为男人节。这是非常特殊的古老文化遗存,值得民俗专家和爱好者研究。

今年(2011年) 314的桃花节是女人节,那么明年就是男人节了,很有意思吧。欢迎大家明年农历2月初十到云南怒江贡山丙中洛的扎那桶村参加桃花节。